[1] |
苏义脑, 路保平, 刘岩生, 等. 中国陆上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现状及攻关建议[J]. 石油钻采工艺, 2020, 42(5): 527-542.
|
[2] |
李亚辉, 陈思祥, 周天明, 等. 陆地超深井四单根立柱高效钻机[J]. 石油机械, 2019, 47(4): 19-23.
|
[3] |
张虎山, 周天明, 乌买尔·达吾提, 等. 7000 m自动化钻机的研制与应用[J]. 机械制造, 2022, 60(7): 26-30.
|
[4] |
石林. 深井超深井石油钻机及配套装备[M]. 北京: 石油工业出版社, 2019.
|
[5] |
汪海阁, 黄洪春, 毕文欣, 等. 深井超深井油气钻井技术进展与展望[J]. 天然气工业, 2021, 41(8): 163-177.
|
[6] |
李双贵, 罗江, 于洋, 等. 顺北5号断裂带南部压力剖面建立及井身结构优化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23, 51(1): 9-15.
|
[7] |
蔡灿, 张沛, 孙明光, 等. 油气钻井中的分离式冲击-切削复合破岩机制研究[J]. 岩土力学, 2021, 42(9): 2535-2544.
|
[8] |
纪照生. 轴冲作用下PDC钻头破岩机理研究[D]. 北京: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, 2021.
|
[9] |
沙林秀. 钻井参数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[J]. 石油机械, 2016, 44(2): 29-33.
|
[10] |
路宗羽, 徐生江, 蒋振新, 等. 准噶尔南缘深井机械比能分析与钻井参数优化[J].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1, 43(4): 51-61.
DOI
|
[11] |
陈绪跃, 樊洪海, 高德利, 等. 机械比能理论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[J]. 钻采工艺, 2015, 38(1): 6-10.
|
[12] |
房超, 项德贵, 赵庆, 等. 地质导向软件发展现状、趋势及国产化建议[J]. 石油钻采工艺, 2020, 42(4): 385-392.
|
[13] |
王卫, 李永杰, 刘江涛. 井下可视化自动寻航钻井技术初探[J].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0, 42(3): 144-152.
DOI
|
[14] |
孙金声, 张希文. 钻井液技术的现状、挑战、需求与发展趋势[J]. 钻井液与完井液, 2011, 28(6): 67-76, 96.
|
[15] |
孙金声, 白英睿, 程荣超, 等. 裂缝性恶性井漏地层堵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21, 48(3): 630-638.
DOI
|
[16] |
张鑫, 魏浩光, 刘建, 等. 180 ℃液硅防气窜剂粒径优化及性能研究[J]. 钻井液与完井液, 2020, 37(1): 97-102.
|
[17] |
杨炳祥, 刘浩亚, 魏浩光, 等. 自愈合水泥浆体系在四川地区的应用[J]. 钻井液与完井液, 2022, 39(1): 65-70.
|
[18] |
王建云, 张红卫, 邹书强, 等. 顺北油气田低压易漏层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22, 50(4): 25-30.
|
[19] |
马开华, 谷磊, 叶海超. 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与尾管悬挂器技术进步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19, 47(3): 34-40.
|
[20] |
尹慧博, 张瑞, 陈武君, 等. 高温高压高酸性油气井用尾管顶部封隔器关键技术研究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18, 46(5): 63-68.
|
[21] |
Zeng Y J, Lu P Q, Zhou S M, et al. A new prediction model for hydrostatic pressure reduction of anti-gas channeling cement slurry based on large-scale physical modeling experiments[J].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, 2019, 172: 259-268.
DOI
URL
|
[22] |
江乐, 程思达, 段宏超, 等. 基于AnyCem®系统的自动化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22, 50(5): 34-41.
|
[23] |
王晓菲. 国内首套超高温高压CPLog测井装备成功应用[J]. 中国科技纵横, 2022(20): 3-4.
|
[24] |
张正玉, 袁军, 李阳兵. 高强度高温高压直推存储式测井系统在超深井的应用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22, 50(5): 117-124.
|
[25] |
王卫. 基于3D油藏地质模型构建一体化测井解释平台技术研究[J]. 测井技术, 2017, 41(3): 369-372.
|
[26] |
李宁, 王才志, 武宏亮, 等. CIFLog测井软件自主研发与发展方向[J]. 石油科技论坛, 2021, 40(3): 113-117.
|
[27] |
王志战, 魏杨旭, 秦黎明, 等. 油基钻井液条件下油层的NMR判识方法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5, 32(3): 481-488.
|
[28] |
程豪华, 谢元军, 余寒雷, 等. 多功能岩心元素扫描仪的研发与应用[J]. 录井工程, 2022, 33(3): 84-88.
|
[29] |
唐诚, 王志战, 陈明, 等. 基于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的深层页岩气精准地质导向技术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19, 47(6): 103-110.
|
[30] |
Wang Z Z, Qin L M, Lu H S, et al. Two dimentional NMR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oil or gas shale[C]// Proceedings of the SPE/IATMI Asia Pacific Oil &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. Richardson: SPE, 2015: SPE-176184-MS.
|
[31] |
李油建, 王龔舒, 孟韶彬, 等. 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录井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及展望[J]. 录井工程, 2017, 28(2): 4-8, 132.
|
[32] |
王志战, 朱祖扬, 李丰波, 等. 便携式岩屑声波录井系统研制与测试[J]. 石油钻探技术, 2020, 48(6): 109-115.
|
[33] |
李阳, 范智慧.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[J]. 石油学报, 2011, 32(1): 101-106.
DOI
|
[34] |
雷群, 胥云, 杨战伟, 等. 超深油气储集层改造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21, 48(1): 193-201.
DOI
|
[35] |
熊春明, 石阳, 周福建, 等. 深层油气藏暂堵转向高效改造增产技术及应用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8, 45(5): 888-893.
DOI
|
[36] |
李阳, 薛兆杰, 程喆, 等. 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方向[J]. 中国石油勘探, 2020, 25(1): 45-57.
DOI
|
[37] |
周英操.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及其应用[M]. 北京: 石油工业出版社, 2018.
|
[38] |
李雪辉. 连续管作业技术与装备[M]. 北京: 石油工业出版社, 201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