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
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战略价值及技术挑战
韩康, 张浩, 王选朋, 麦立强
2025, 4 (1): 58-69

doi: 10.3981/j.issn.2097-0781.2025.01.006

摘要82)   HTML5)    PDF (6827KB)(113)   

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能源安全战略的双重驱动下,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优势与性能可扩展性,已成为推动下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引擎。文章系统总结了纳米线材料在储能电池、柔性及微纳储能器件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,揭示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响应、柔性电子能源自主化、低空经济高能量密度需求等战略场景中的关键价值。同时,针对多物理场耦合调控机制缺失、多粒子协同输运机制不明及跨尺度功能集成矛盾等挑战,提出构建“基础理论-器件工程-产业生态”协同创新体系,通过多场耦合原位表征、外场协同制造及数据驱动研发范式,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跃迁,为抢占全球储能技术制高点提供战略支撑。

管网灵活运输关键技术与展望
张浩然, 邱睿, 杜渐, 魏雪梅, 温凯, 涂仁福
2024, 3 (2): 30-38

doi: 10.3981/j.issn.2097-0781.2024.02.003

摘要225)   HTML11)    PDF (2160KB)(670)   

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和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背景下,管道运行工况多变、运输介质多元拓宽了管网运输边界,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,亟待解决复杂管网灵活运输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。文章剖析了管网灵活运输的内涵,明确了不同类型管网灵活运输面临的挑战,在此基础上,总结提炼了管网灵活运输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难点。最后,从开放市场、安全防护、数字孪生、运输优化、多网融合、创新应用6个重点方向,对中国管网灵活运输发展提出了建议,以期为能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准确的指导,从而助力构建低碳、灵活、安全、高效的现代综合能源体系。